和菓子老舖大極殿的甘味處栖園位於六角通,
距離有京都的肚臍之稱的"六角堂",不過兩三分鐘腳程。
去年九月造訪的時候,
初秋的太陽還不肯換季鈍鈍發著威,
悶著額角和背上都出汗了。
栖園是幢超過140年歷史的老建築,
掀開暖簾,簾子裡的古老町家不受天候影響,
空氣清清涼涼的,連冷氣好像也特別安靜。
也許屋裡面輕涼的不是溫度,而是每一口呼吸。
栖園的招牌甜品"琥珀流し"送上桌前,
其實我根本搞不清"琥珀流し"指的是啥。
只偷聽到隔壁桌客人跟服務生用軟軟的京都腔低聲談論,
說是由京都丹波的寒天與季節水果調製的涼點噢,
每月都會變更主題,9月的口味是葡萄請好好享用吧之類的。
我很貪心,除了"琥珀流し",還加點了わらび餅(蕨餅)。
蕨餅是關西人特愛在夏天吃的點心,
也許是心理作用,總覺得在東京吃起來怪彆扭,
有機會來到京都,又是大極殿的和菓子甘味處,
不點一份裹著きなこ(黃豆粉)的蕨餅沾黑糖吃好像有點對不起自己。
栖園地方不大,我很幸運坐在內側靠窗的位子,
窗外是一方樸實的小小中庭以及和室。
向外看則是這樣一副光景,
室外陽光猛烈,與室內陰涼的氛圍形成強烈對比。
栖園十分小巧低調,
就像充滿在這城市不勝枚舉的輕描淡寫,
都是經過千錘百鍊的永恆美好。
京都,
為什總有魔力讓微不足道的小事變的好有情調?
懷著感恩的心情,(國中課本說要感謝得太多了所以我們只有謝天那種心情)
每次回京都就算只是隨處晃晃;到不起眼的小店喝杯午茶;
還有無論經過多少次多少年,
從京阪電車三条車站走上去望見鴉川全景的瞬間,
我永遠都像第一次看到時那麼感動...
這個城市,
能讓人感到此時此刻的這一分鐘真的好幸福。
而這種控制不住嘴角上揚的幸福,
最後都成為旅程結束後面對工作世事載沉載浮之際,
鼓勵自己千萬別放手的靈丹妙藥。
一個美好的城市,
原來可以成為救生圈,
拯救許多快要溺水的靈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