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 pad 圖片來源:蘋果 APPLE

唉派一上市,身邊一些熱愛通訊(or 3C?)用品的朋友紛紛拜託親友到國外買來嘗鮮。

前陣子到香港住在旺角,飯店附近就是最有名的電器街(性質類似台北光華商場),
清早去茶餐廳看到路邊排著極長極長的隊伍,
當時不明就抵,後來在香港部落客文章中提到民眾預購唉派的盛況,
嗯...恍然明白電器街的人龍很有可能就是等著要買(訂?)唉派。

我不是電信通訊類產品控,對於相關商品的好奇心不高(很懶得搞懂),
通常都是等身邊很多人有了,才開始跟進。
口譯工作絕對不方便接電話是鐵則不說,
就算在家,基本上也是在電腦前寫稿(或上網遊蕩...),
既然不是商務人士,好像也沒必要用太厲害的3C產品(自我安慰ing)。

唉派的誕生,對於我這種科技感很薄弱的在宅工作者,要燃起熱情很難。

話是如此,時代的變遷/情報資訊的散播途徑/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模式不停消逝與重整,
很多很多看的見看不見的形式或價值,無論接受不接受還是一波波迎面而來。

就算喜歡紙本書勝於電子瀏覽媒介;愛用買CD的方式來支持自己喜愛的歌手;覺得好電影一定要在戲院看才有感覺...
問題是喜歡不喜歡不重要,過去的習慣也不重要,
時代要往哪一個方向走,往往由不得你我,何況很多年輕人連舊經驗都沒有。
就如同每個人口裡都說喜歡收到親筆信或卡片,到最後還不是通通都用e-mail、MSN、噗浪或臉書來溝通,
然後安慰(或本不用安慰)自己這樣比較快而且環保。

前陣子和編輯朋友碰面我問:
身為一個書籍編輯,面對唉派掀起的熱潮以及未來電子書的崛起,難道不會感到擔憂和抗拒嗎?

編輯朋友很認真,因為擁有在台灣很早期便接觸過電子書的工作背景,
加上家人的技術專業,所以對於電子書的接受度很高,唉派才上市,夫妻倆便一人一台各自鑽研。

然後,她寫了一篇:編輯多功時代的來臨 -- 編輯的危機
我自己讀了覺得相當精彩,比起很多買了唉派只為了趕時髦的消費者(當然釀也沒什麼不好),
這篇文章裡從一個新載體(唉派)崛起後直接受到衝擊的傳統書本編輯的立場,
就唉派的使用心得來討論整個出版業面臨e化狂潮所要接受的挑戰。

對於一些追求新鮮時髦的消費者來說,剛上市的唉派可能只是個新玩具;
但新商品背後可能牽動/引發的改變,影響深遠到也許甚至會改變文明。
編輯朋友的文章雖是個人的感想,卻非常真實有力,
推薦給對唉派除了新鮮感以外還有更深一點好奇心的朋友。

至於我什麼時候打算買唉派?
...嗯...起碼要等到中文版出現,還有,價格更便宜一點才會考慮...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米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